天地大美,心馳神往
——對話盧禹舜天地大象藝術之精神故鄉
緣起。
我和盧禹舜先生神交已久。
十幾年前的一天,我做東,我們煙臺一幫文人在聚會,暢聊文學議題,興致正濃,藝術界一朋友抱畫撞門而入,要我一辨他藏畫如何。
其中最后一張是一幅巨大的豎軸山水畫,畫面氣勢宏大,仿佛畫的是宇宙天籟。乍一看,時空倒錯、天地混沌未開,讓人立刻聯想到遠古時代,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未有人類的混沌景象,一片朦朧虛無。萬千生物一叢叢、一簇簇。原野、大地、溪流、池沼、瀑布、峰巒、林木一片蒼莽。在縹緲如幻、神秘詭譎的蒼黛里,那種超自然的鴻蒙、悠遠意境,似能洗滌人的一切塵緣雜念,我被深深震撼了?;剡^神,急看作品題款,畫面右上角工整地寫著《天地大美心馳神往筆遂墨順》,題款高度契合畫境,有點睛之妙,我暗暗稱奇,再看落款,方知畫家名叫盧禹舜。
續緣。有緣則聚。
后來,在一家美術館,有幸又看到盧禹舜幾張巨幅作品和一本厚厚的畫冊。仔細研讀后,才真正走進了盧禹舜的藝術世界,進而得以在他汪洋恣肆般的藝術海洋中歷覽,去觸摸他天地大象藝術的精神內核,一時就像一個赤腳趕海的人,在茫無邊際的海岸尋找珍貴的貝殼。
盧禹舜的《精神家園》系列作品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探究、蘊藉、吸收、容納、消化、升華、傳承,塊壘起來的。他認為,中國當代藝術家,應當在中國先民的哲學框架下,結合自身的學養和人格修為,創作出對當下和未來有美好期待的鴻篇之作。地球是人類的家園,現實中的藝術家應該用自己的作品,呼喚人類倍加珍愛與呵護自己的地球家園。
盧禹舜讓自己的心靈與天地對話,讓自己的精神穿越時空、穿越夢幻,他要畫出宇宙鴻蒙的深沉與寧靜。古圣先賢有云:“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彼谋憩F手法是濃墨重彩卻和風細雨式的。他的《天地大美》《靜觀八荒》《八荒通神》《天下大穰》等系列藝術作品就這樣應運而生。
細研盧禹舜的《精神家園》《八荒通神》《澄懷觀道》《天地大美》《河山錦秀》《乾坤大義》《天下大穰》《四方八極》《六合九州》《覆天載地》《大道不孤》《天下大同》等系列作品的代表作,就可管中窺豹,盧禹舜畫作的人文基礎是中國傳統的儒釋道文化。
中國古代哲學家將天地宇宙的規律稱之為道,中國山水畫秉道之精魂,是中國藝術家應天法地、自我馳騁遨游的精神揮灑。盧禹舜的藝術探求不局限于山水之間,他的畫將夢幻、童話、伊甸國般的畫境描繪得惟妙惟肖,斑斕色彩鋪陳的下面,是中華傳統的水墨和線條,筆走龍蛇,有懸針垂露之異,又有臨危據槁之形。他的畫,時有壁立千仞的峰巒兀立于磅礴的萬山叢中,剛勁有力,直沖云霄。
觀他的畫,不能只沉醉于華麗畫面的感官享受中,需進一步挖掘,走進這種如夢如幻、朦朧詩意畫境的哲學思想與人文情懷,正所謂文以載道,畫以載意。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云:“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并運,發于天然?!北R禹舜的畫,到處一片鴻蒙意韻,時空交錯,萬物交織,不分東西,不辨南北,令人陷入無限的神秘、靜穆、空曠、神圣和永恒中,能使人聯想到天涯斷腸人佇立于獵獵秋風中,悲愁凄婉,有無盡的寂寞和空虛;也能使人感到大自然是美的。
盧禹舜的畫幾乎無一例外都是沉默而莊嚴,浩瀚無垠;天幕傾瀉而下,畫面似罩上了隱隱的夜幕,空曠寂靜,微妙玄虛,神秘幽靜,樸素而圣潔。
盧禹舜的畫帶著飽滿的激情,是豐富學養和想象力的噴薄而出,有天地洪荒、悠遠寧靜之大美,其表現出來的雄渾、邈遠的蒼茫氣韻,又似有燕趙慷慨悲歌之意。
藝術,從來都不是生硬地灌輸給他人,而是春雨化泥、潤物無聲。盧禹舜對中華傳統文化有很深的研究。這在他的《乾坤大義》系列作品中便可探知。他的《精神家園》系列作品,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入開掘、吸收、傳承。有了這種植根于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盧禹舜雖然用的是現代筆意,追求的卻是傳統的溫敦、蒼茫、悠然、滄桑。他認為,越是現代化的社會,人類越需要這種類似夢幻、原生態的天地大美畫卷來安頓人類躁動不安的靈魂。
盧禹舜的畫,細細品味,常能給人以博大、深沉、凝重、敦厚的感覺?!秴问洗呵铩防镎f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九天九地之說,在中國古人的思維里,時空穿越而交織,天地相應而交融。這也許就是盧禹舜天地大象藝術發端的機樞所在。他在筆墨的運用上,也是天地交織、渾然一體,語言是鮮活的,富于創造性的,瀟灑而恢宏,可謂洋洋灑灑,酣暢淋漓。
盧禹舜的藝術創作道路是一個歷經四十年艱難、漫長、探索而痛苦蝶變過程。他始終堅信:藝無止境。他早期作品更多的是注重對宇宙天地精神神秘哲思的宏觀表達及對詩意人生理想棲居的微觀表達,后期作品則更多是對宇宙天地大象藝術的哲學思考和詩意人生理想寓于傳統文化傳承、社會歷史責任擔當、新時代現實生活觀照,明顯有以我之所藝、化我之所用的創作品質。
對于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盧禹舜的感情是深摯的、熱烈的。他太愛這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了。他于中華傳統文化中尋覓到厚重的精神源泉和思想土壤,領悟了中國山水畫的真諦——時空天地和人文精神。他要用創造性的繪畫語言、飽滿的筆墨去熔冶、凝煉出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
廣漠無際的天穹和廣袤無垠的大地,向他袒開博大胸懷,任他想象的翅膀自由飛翔。表面看,盧禹舜的畫圓融和氣、溫柔敦厚,一如他的為人。古人云:“骨法用筆?!北R禹舜以靜為剛,筆墨造靜。靜里乾坤大,恰恰是這個“靜”字蘊涵著力抵千軍、排山倒海的力量。盧禹舜深擷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之精華,深得中國畫之精要。他的畫,內里,近似干墨,勾、皴、擦、點、染,筆鋒如刀,力透紙背;于外,斑斕色彩平鋪,立現方內化外、超越時空、天地交融之大象。
他的畫面,宏觀一看,多是清澄如洗,山色莽蒼,天遠地荒,人稀煙寥,蕭疏蒼涼;讓人乍看似是了無植被,又極靜,悄無聲息,實則博大而深沉,是拙樸中現莽莽荒原滾動的悶雷。他的《精神家園》系列作品,就是在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內核導引下創作出來的,是對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闡釋和繼承。
盧禹舜的畫中彌蕩著令人如癡如狂的洪荒天籟旋律。他的畫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寧靜,其色調之明朗、濃郁,色彩對比之鮮明、強烈,表現手法之近乎單純、拙樸,信馬由韁、豐富而神奇的想象,都令人嘆為觀止。他的畫,貌似安詳而平靜,卻蘊含天地交融、渾然激蕩的天地風云。
盧禹舜的繪畫藝術語言,色彩斑斕,豐富多彩,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他的畫面,用中國傳統的水墨打底,大面積常見使用紅色、綠色、黃色分層次平鋪畫面。在傳統文化里,黑色代表水,博大深沉,這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綠色代表木,意為生機,是中華民族生命力旺盛、不屈不撓的象征;紅色代表火,意為向上、陽剛、正氣,這是中華民族正大光明、昂首闊步的體現;黃色代表土,代表融合,天下大同;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育萬物。正是這種傳統人文精神內涵使盧禹舜的天地大象藝術,貌似描繪荒寒寂寥的自然景象,實則是對中華民族之民族精神的傳寫。
盧禹舜優秀的藝術風格,與他在中央美院學習時,接受嚴謹的治學訓練有關。他一頭扎進了中國傳統古籍的汪洋大海,他相信中國古老文化典籍蘊含的民族精神內核是中國藝術飛躍的內在動力。
在追求理想和彼岸的藝術荒野里,他肅然佇立,眺望著遙遠的地平線,走進時空、天地交融的大象圖卷里,注目許久,沉思許久,揮毫潑墨,在有限的畫面里追求無限的氣韻意境與人文情懷。
嫦娥奔月、女媧補天、牛郎織女等神話故事給人以豐富的想象,也引起了盧禹舜的無盡遐想。在盧禹舜的《山海經》系列作品中,畫卷里超越時空的天、地、人、神融為一體,充滿夢幻想象、浪漫詩意,給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高天、厚土、夕陽、曉月,一次次交相疊化,千山萬壑起伏的曲線在寂靜無聲中蜿蜒沉浮,直通廣漠天涯。幾株小樹在蒼茫中佇立山梁,它的腳下是一條蜿蜒曲折的灰白小路,若夢似幻,如同一縷云煙。盧禹舜的畫執著地捕捉宇宙天地每一秒的美妙瞬間幻象,熔冶了他全部的熱情。
藝術是一種創造,是動態的、不可復制的思想運動、精神升華和技術運作的綜合體現。盧禹舜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必須孜孜不倦地研究中華傳統文化。中華文化講求道法自然、順遂自然,這正是人類社會謀求長遠發展必須遵循的法則。畫家面對自然,只有靈魂和自然融為一體,才能將畫面籠罩在神秘肅穆、空曠神圣的精神氛圍中,做到靈魂于空寂中纖塵不染。
一宗正理,鑿破鴻蒙。
盧禹舜的天地大象藝術蘊含著深沉的中國魂,這也許是盧禹舜天地大象藝術的靈魂燭照。
?。ㄗ髡呦瞪綎|省煙臺市作協副主席,作家、畫家、文藝評論家)
盧禹舜作品鑒賞
靜觀八荒系列十七 142cm×231cm
天地大美系列一 123cm×328cm
天地大美系列二 123cm×328cm
靜觀八荒系列九 136cm×271cm
精神家園系列十九 209cm×34cm